1687年,爱德华•劳埃德的劳埃德/劳氏咖啡馆(Lloyds Cafe,劳合社的前身)在泰晤士河畔的塔街开业。劳埃德生活在克伦威尔的时代,他经历了瘟疫、火灾和内战。他是精明的咖啡屋老板,总是及时地感受到顾客的需要,并迅速响应。当时,咖啡刚刚进入伦敦没有多久——1652年,伦敦才有第一家咖啡馆。劳氏咖啡馆原本和其他同行一样,以提供浓香咖啡、休闲气氛和社交场所为使命。劳埃德自己恐怕也不曾想到,这家咖啡馆竟然成为近代海事保险法的里程碑,并且成为海商法、保险业务规则诞生的重要场所。
据说,劳氏咖啡馆宽敞豪华,桌子非常整洁,被擦拭得熠熠生辉,馆内还附有套房,可供商人承租居住。它毗邻海关、海军总部和港务局,离出海港口也不远,大量的水手在此流连忘返。为供顾客喝咖啡时消遣,从1696年开始,劳埃德定期印制一种单张小报,名为《劳埃德新闻》。每周出版三期,报道海运和贸易信息;后来开始登载近期拍卖的船舶广告。人们读到感兴趣的消息,便询问劳氏咖啡的店员相关的交易线索,甚至直接就在咖啡馆内达成交易。《劳埃德新闻》和其登载的商业信息,吸引了越来越多船东、商人、经纪人船长及银行高利贷者聚集与此。船只交易会定期进行,劳埃德提供纸和墨水以记录交易内容,并专门辟有一栏供船长们比较新开航线风险的航海记录。咖啡屋昼夜开放,而且总是爆满。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对海事保险法发展的贡献。当时,在劳氏咖啡馆活跃着很多保险商,他们自己并不出海,但他们通过承保,分担出海的风险——当然,如果未发生风险,他们即可从保险金中获益。劳氏咖啡馆自身并不从事保险业务,他们只是提供双方接洽交易的场所。劳埃德为保险商和船东货主们提供了许多定制好的表格,供保险商和投保人注明投保的船舶或货物、投保金额和赔偿规则。由于交易是在劳氏咖啡馆这样公开的环境中达成,投保人自然会互相比较保险单上保险规则和赔付条件,选择更优惠、更公平的保险商。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中,海事保险规则日渐趋同,成为日后海事保险法的基础。
Fairandsoftlygofarinaday.
谦和稳重,前程远大。
发布者:保险日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surdaily.com/archives/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