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 《华安杂志》、《华安》和《华美》创刊号

华安合众保寿公司最早在中国创办《华安杂志》,开华商保险企业办报刊之先河,在公司员工和保户中免费发行。

1912年《华安杂志》,创刊初名为《华安》,从第4期始改为现名。版幅为大32开,白报纸铅印,每期70页至100页上下不等,书册式装订。不定期发行,半年左右刊行1期。该刊为非卖品,免费赠阅公司股东和保户;封面彩印,刊头竖排。

0123 | 《华安杂志》、《华安》和《华美》创刊号

《华安杂志》创刊号

《华安杂志》停刊后,华安有近10年没有办报刊。1933年6月1日,新的《华安》月刊问世。此时的华安,今非昔比,已成为在外埠广设分公司并在东南亚设有分支机构的国内最大的民营寿险公司。新建的上海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华安大厦是其实力的象征。《华安杂志》与《华安》,似乎就是一份刊物。实则不然除创办人还是华安公司外,它们没有承继关系,从编辑方针到形式、内容都截然不同的两份刊物。

《华安》,16开版幅,杂志形式,每期20页上下。与《华安杂志》是在公司员工和保户中免费发行不同,该刊在当局登记注册,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对保户还是免费赠送。封面彩印,设计精美,创刊号封面为两只素描“鸭”,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寓意,昭告《华安》出世。

0123 | 《华安杂志》、《华安》和《华美》创刊号

《华安》创刊号

《华安》月刊发刊词:

“当这一册小小的刊物,呈现到一切男士女士面前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恭而敬之的行一个相见礼。
所谓相见礼者,换言之,通常就是寒暄,就是客套,同时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在社会上的广用技术的一种,其技巧的
娴熟,及用途的广大,远非其他夷狄之邦所能望其项背。
凡是初次相见,第一先问尊姓,大名。第二,来一个久慕久慕!相见礼成。于是落到正文,一言两语可了的事,必须迂回曲折,绕他几个大弯。舆辞而出,而就道“舆辞”两字,也就包括不少的动作在内。
自然我们中国人向来是讲究礼仪的,自从周公制礼以来,一向认定人类是应该以礼自持的。至于让,走路要让,会¨要让,守土卫国要让,在都表现者谦谦君子的美德。无论其为阿猫阿狗,他们虽不会明白让的意思是什么?然而“客气”两字,在他们认为¨处有使用的可能和必要。朝野上下,随时随地,见到那一套调调儿,好像不以礼仪,就不足以表示我们大国的风度。
废话太多,且归正传。
我们的相见礼仪,一不需要问尊姓大名。二不需要说高雅久慕,干脆地说,我们需要的是真诚的合作,大家一见如故,不用那些谦虚的虚伪的礼仪,或外交式的谈吐。如何能解决社会纠纷,安定人民生活,及其他一切关于民生问题等的文字。陆续披露出来,以供读者的采纳借鉴和参考,同时希望读者能尽量予我们以助力,如材料的供给,意见的参加等,总之,推诚合作,大家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
我们于此立正,一鞠躬,礼成,退。”

这样的发刊词似乎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尾页的《编后》似乎更像发刊词:

“人寿保险事业到了今日,已经大家公认是一种个人有利的事业。公司是在尽服务社会的责任,尤其在寿险事业比较落后的中国,我们认为大家都负有一种提倡的使命。本刊的发行就在想借此小小的园地,作为我们共同努力的起点。华安合群保寿公司是国人所创办,历史比较悠久、组织比较完备的人寿保险公司,他们素描觉得散处国内外的数万保户,有彼此联络的必要,并且和社会上热心于寿险事业的人士有作共同讨论的热忱,以后将借本刊作开为彼此互通消息和发表意见的机关……”。

0123 | 《华安杂志》、《华安》和《华美》创刊号

《华美》创刊号

华安出版社发行期刊《华美》,编辑仍为陆锡桢等三人,但发行人不是徐绍桢和吕岳泉,而是经义孟。原来,华安与光华火油公司、美大火油公司三方合资,于1933年4月组建了华美。作为大股东的华安为推销华美香烟,在其成立的当月就顺势办起了《华美》月刊。版幅也是16开本,彩印封面,每期40多页,公开发行。

《华美》发刊词:

“Humour.Humour.这个根据声音译成“幽默”的西洋名词,在中国已经推行得一天比一天广了,它当初进口的路线,目前推行的路线,都和音译的“浪漫”、“摩登”等类名称的相同,而它将来的领土,或者会比“浪漫”、“摩登”之类的还要大。当然这可以说是“幽默”的幸运了,不过以同人等的见闻所及,尽管它有广且大的现状和前途,但是社会之对于它,似乎已经下意识地得了许多类乎“通假”的观念。

……

然而这种音译,却还是在意的方面有兼顾的。既然说到“语”,当然与哑口的洗漱不同等。说到“妙”当然又和专以刁钻古怪的谈风不等,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语妙,想从广义方面以贡献于民族之,虽然同人间的风,或同于固有。今值华美发刊的创始,就¨¨权说法,来代替当发刊词。”

发布者:保险日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surdaily.com/archives/5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保险日报的头像保险日报
上一篇 2024年 1月 22日 上午1:01
下一篇 2024年 1月 24日 上午1:01

相关推荐

  • 0317 | 1935年,梅兰芳访问苏联的团体保险

    1935年,梅兰芳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率团访问苏联演出。这次访苏得到中国银行支持,其保险需求自然而然落到了中国保险公司身上。经协商,梅兰芳访问团一行的团体保险合同由中国保险公司和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共同承保,每家一半,保额则是每人银币5000元整。 1935年胡蝶(前排左四)与梅兰芳(后排中)等访苏期间的集体合影 梅兰芳的这次访苏,不仅征服了苏联观众,在苏联…

    2024年 3月 17日
    22000
  • 0925 | “贝弗里奇”报告

    1942 年底,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一《社会保险及有关的服务》发表,对英国及西欧各国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把社会福利作为一项社会责任确定下来,把救济贫困的概念由原来的救济贫民改变为保障国民的最低生活标准,认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是建立一套以国民保险制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图/威廉·贝弗里奇肖像、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1942年《曼彻斯特卫报》刊登…

    2023年 9月 25日
    58800
  • 0512 | 澳大利亚互助公积金协会

    1849 年,澳大利亚互助公积金协会成立。早在 19 世纪30 年代,英国保险公司就试图在澳大利亚悉尼和霍巴特建立保险机构,但直到 19 世纪50 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发现黄金后,悉尼和墨尔本持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吸引了新的投资,并在火灾和交通方面产生了各种风险,才促使保险业不断发展。(图/1880 年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互助公积金协会总部)

    2023年 5月 12日
    51100
  • 1013 | 印度保险业国有化

    1956年1月19日颁布《印度人寿国有化私人保险业法案》,将人寿保险业国有化。印度人寿保险公司( LIC)于同年成立。 LIC 吸收了 154 家印度保险公司、16 家非印度保险公司以及 75 家公积金协会——总共 245 家印度和外国保险公司。 1972 年,对其余保险业务也采取了国有化措施。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保险业向私营部门重新开放时,LIC…

    2023年 10月 13日
    34500
  • 0115 | 意大利伦巴第萌发海上保险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 :“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 可见,那时海上航线的风险普遍存在。14 世纪初期,意大利北部城市伦巴第最早诞生了现代形式的海上保险,并产生“sigurare”一词,后演变为“insurance”和”assurance”,即现在英文中“保险”的正式名称。最初的海上保险仅由口头约定,后发展为书面合同形式。…

    2023年 1月 15日
    56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网站数据库损坏,刚刚修复完成,后期陆续恢复更新…